福建省台联举办的“福建省台联现代农业(茶叶)培训班闭学式 郑岚/摄影
台胞之家网讯:由福建省台联举办的“福建省台联现代农业(茶叶)培训班”今天下午在铁观音家乡-福建省安溪县闭幕,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柯连妹到会祝贺并讲话。
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柯连妹到会祝贺并讲话 郑岚/摄影
柯副会长对台联现代农业(茶叶)培训班的顺利举办,对全体学员认真学习,学有所成表示祝贺。她说,省台联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生活困难定居台胞工作,做好服务大局、服务台胞等工作相关精神,提高我省生活在农村台胞的生产、生活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她希望学员们回到当地,认真总结提高,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科学生产,智慧营销,脱贫致富,回馈社会。
在下午的闭学式上,来自本省各地8名学员代表作了学习发言,抒发了短短几天培训的收获和感想。
福建台联副会长柯连妹、泉州市台联会长陈熙等为学员颁奖 摄影/郑岚
五天的培训班,为使学员更好地理论结合实际,尽快掌握茶生产技术,培训班不但聘请知名专家和茶艺师进行茶叶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茶园管理以及茶叶营销知识的传授,还学习了茶叶生产、营销过程中的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学员前往大型茶叶企业、市场参观,还组织学员亲手到茶园进行田间培植作业和茶叶深加工技术实践操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闭学式由省台联联络处黄其统处长主持。(福建省台联 郑岚)
相关知识: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叶发展史。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安溪仍有80%的人的生产、生活与茶相关,30%的人直接从事这一产业,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百分之百是无性系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并建有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叶年产量超过1.5万吨,总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安溪茶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茶业已成为了安溪县最大的生产支柱和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时有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植茶当防老,茶价供万家”。
千百年来,随着乌龙茶品类的诞生和发展,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
安溪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教育、医学、园艺、陶瓷于一堂,融诗词、书画、歌舞、戏剧、文学艺术于一体。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十分讲究的品茶技艺——茶道、茶礼、茶论、茶俗,并把品茶技艺融进南音、茶歌、茶舞、赛茶王、茶艺表演、茶餐等活动中,成为独具一格,品味较高的安溪茶乡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