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7月15日电/中评社高层访问团不久前在台北拜会并专访了国民党第一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江副主席就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现状与未来走向,以及对民进党政治人物访问大陆等,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评论》月刊七月号以《两岸关系下一步怎么走——访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为题发表了这篇专访,文章内容如下:
2005年连胡会五大愿景是今天两岸关系发展的起点
在谈到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后两岸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时,江丙坤说,“马总统”是台湾处理两岸关系的操盘手,但是归根究底,两岸关系今天的发展,是从2005年“连胡会”开始的。他常常说,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人物做出正确的决定,会影响历史、影响两岸。
江丙坤说,早期是邓小平先生的改革开放,与蒋经国先生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这两位关键时刻的决定,是今天大陆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台商能够参与其中最主要的源头。这两位领导人的正确决定,促成了两岸的经贸交流,创造了今天大陆的经济奇迹。
江丙坤说,后来的发展,问题出在台湾这边,包括戒急用忍,影响很大。他当时也在场,凭良心讲,这对(台商到)大陆投资影响不大,因为大陆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多限制;真正的影响是整个政府官员的心理,那段时间不敢再往前走。2000年民进党执政,政策根本就是倒退了,造成台湾今天的困境,影响台湾的竞争力。
还好2005年的“连胡会”在关键的时刻做了正确的决定。这几年的两岸交流基本上没有离开当时提出的五大愿景。这五大愿景也成为国民党的政纲和马英九的竞选政见,后来进一步成为马政府推动两岸政策的依据。
也就是说,当年的“连胡会”是有其历史定位的,没有当时的起始,就没有国民党重返执政和今天两岸关系的发展。马英九两岸关系的两大政见,一是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二是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两者有共同性:没有制度性协商就很难推动经贸正常化,因为必须要有制度性协商才可以签署协议,签署协议就变成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大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台湾自己可以做的。
台商对大陆的经济发展有贡献 对国民党重返执政也有贡献
在谈到台商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贡献时,江丙坤说,在海基、海协还未恢复运作之前,即去年520之前,是靠两党的交流,从他第一次破冰之旅、“连胡会”,到以后在连主席带领之下,有一年一度的国共论坛。他还另外创造了一个平台,叫做台商权益工作会谈。
江丙坤说,两党领导人主持之下的国共论坛,讨论将来应该解决的问题,包括目前可以解决的问题,像开放台湾的农产品等。国共论坛的运作,对去年的“总统”大选是有帮助的,或者说,国共论坛的所作所为,绝对对去年国民党重返执政有帮助。
江丙坤说,除了国共平台,他还有另外一个平台,即台商权益工作会谈。透过这个平台,帮助台商解决问题,包括政策面与个别面的问题。过去三、四年,这个平台开了三次会,个别的访问更多,他自己就去了大陆三十几趟,去帮助台商、鼓励台商。
此外,江丙坤说,还有一个纠纷的处理机制。这部分也帮助台商重新认识国民党,对国民党的支持度大为增加。所以,从国共经贸论坛所带来的台湾民众支持、大陆台商支持,加上他透过台商权益工作会谈这个平台对台商的照顾,让他们能够全力支持,对国民党重返执政有很大的贡献。
江丙坤说,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之后,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因为很多事情必须要通过政府对政府协商,并达成协议。
但是,国共经贸论坛仍有其必要性,因为,第一,它可以变成先行者,针对将来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先做沟通,为后续两会协商铺平道路;第二,针对两会要谈的问题,可以藉此瞭解大陆的想法;第三,最重要的还是透过经贸论坛加强民间合作,因为两会所进行的大部分是政府间的协商,服务交流虽然也是两会的工作,但不能面面俱到,国共论坛可以扮演促进民间交流的角色。所以,两会协商与国共平台,有相辅相成的功能。
两岸关系未来走向
郭伟峰社长问道:从各种民调来看,过去一年,民众最满意马政府和国民党的,是两岸关系,两岸关系是一个亮点。但是,两岸关系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下一步怎么个走法?
对此,江丙坤说,应该稳扎稳打、不疾不徐,因为落实一个协议,要花很多时间。譬如说,一个航空协议谈了三次,才有今天的规划,但是三次之后,里头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
同样,开放大陆资金来台,也只是个开始而已,里面还有很多后续的事情;大陆观光客来台,大家也担心观光品质好不好,不能让大陆观光客来了之后,以后都不敢或不想再来了。有人说,来台湾不到阿里山是遗憾终生,来了之后终生遗憾。因此,任何事情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协议,做好每一个落实与执行,让效果呈现,这才是关键。
第二个,还是有很多事情要解决。现在两会第四次要谈的问题,包括避免双重课税、农产品的检疫检验、标准的共同认证。其他还有很多,例如投资保障、经贸纠纷的处理、智慧财产怎么保护、仿冒问题严重、台商权益受损怎么办,等等。
江丙坤说,应该先把两岸的投资、贸易、交通有关的事情,一个一个处理好,让两岸间的经贸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这对台湾来说是关键协议。两岸原来谈好的就是“先经济后政治”,所以还是先把经济弄好,而且经济才是关键;透过经济,两岸可以建立政治互信;透过经济,两岸的交流包括贸易往来、交通往来、人员往来,愈来愈顺畅才是关键。落实协议、嘉惠两岸人民、嘉惠两岸的经济才是关键。
所以,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然关键还是经济之后,难免还要触及到政治这一块。而且事实上政治这一块,有些事情不是透过两会,很多事情大家透过管道,心中有一个瞭解就可以了。像参加WHO,里面有很多的运作,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要多次的沟通;像外交休兵,也不要有太多的运作,只要维持现状,大家各自负责自己的,解决当地政府的需求,像这些都不需要两会来协商。
江丙坤说,对于未来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问题,也要有所规划。比如说,这里面有很多的层次,有很多不同的团体,包括很多不同的政治、教育、经济团体等,双方应该要有默契。大家有互信的话,就不会有打压的事情发生,而且是一步一步来,从简单的先做。江丙坤说,最下层的最简单,到了比较敏感的阶层,当然就是困难的阶层。因此,广泛地培养出默契,对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于比较长期的问题,包括和平协议,江丙坤认为这是马英九下一任期的事情。因此,现阶段应该要脚踏实地,落实好已签好的协议,同时继续往前努力排除两岸投资、贸易、人员往来的各种障碍,让民间的交流更为流畅。与此同时,也不要忘记两岸的文化教育的交流,文化教育交流比经济还重要。
充当白手套的经验之谈
对于担任海基会的董事长,从事两岸交流协商的经验,江丙坤谦称,他只是个“白手套”。“白手套”的意思,他是舞台上的演者,真正写剧本的不是他,导演也不是他,他只是表演。至于导演高明不高明,或者编剧者高明不高明、音乐怎么样,都是看最后的结局。
所以,在最后的舞台上,虽然由海基、海协来表演,但是幕后有许多人在工作。比如说一项协议的达成,其实早就透过各种技术性协商,用海基海协名义所搭的桥来讨论;讨论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大家各让一步,最后都能达成协议。只能一步一步来,这次不满意,说不定下次再补充,像航空协议就是如此。
江丙坤说,现在好的现象是,专家、官员都参与,因为这是涉及各自主管机关的事情。真正要完成协商,没有专家、官员参与不行。当然,没有海基海协平台,谈得再好也没用。
不过,江丙坤也承认,现在两岸谈经济事务,是他的专长,他过去的背景和训练很有用。因为过去几十年,他的工作与经济有关,对经济事务很清楚,过去台湾很多的国际经贸谈判,包括与美国谈,与日本谈,他都是参与者和主谈者,因此,讨论任何相关的议题,他都可以谈得头头是道。
和平繁荣是我们的宿命使命
江丙坤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让两岸的人民幸福。幸福就是要经济发展,要繁荣,要和平。他常常说,这一生能为台湾做的、与将来要为台湾做的,就是让下一代能够安居乐业;安居一定要和平,紧张对经济不利,战争更悲惨。
所以,两岸一定要和平,这是两岸共同的目标。繁荣要靠两岸的经贸交流互补。我们的责任就是促使两岸和平与繁荣,但是和平与繁荣是连体婴,切不开。过去八年印证,没有和平就没有繁荣。推动和平发展是我们的宿命,也是使命。如果这样思考,一个人的定位与思考逻辑就朝这个方向走了。
民进党政治人物多到大陆走走看看 对民进党、国民党和两岸关系都有助益
在谈到对高雄市长陈菊等民进党政治人物访问大陆的看法时,江丙坤说,陈菊市长都去了,对民进党有一些冲击,对共产党也有一些冲击,但是对两岸交流是好事,因为只要有人开头,就能够加强在野党与大陆的交流,让在野党瞭解为什么今天国民党要这么做。
江丙坤说,让他们去看一看大陆的发展,看一看大陆民众的想法、大陆领导人的想法,也许会让他们不再故步自封,能够看看不同的情景,也让台湾两党的距离愈来愈短。有人说现在国民党和民进党的距离比两岸的距离还要远,希望将来两党的距离能够靠近,这对在第一线从事两岸交流协商的人员更好。
江丙坤还说,台湾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对共产党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瞭解台湾民众不同的心态。同时,对民进党也是好事,因为今天马英九能赢得多数选票,其实跟两岸政策有关。所以,国民两党最好是在两岸政策上将来有共识,进行良性的竞争、而非意识形态的对抗。
江丙坤说,国民两党应该在财经政策、各种社会政策上进行竞争,而不是以两岸意识形态为竞争,这样子台湾才能进步;台湾陷入极端意识形态的话,会影响台湾的竞争力;国民两党都有义务提升台湾的竞争力。所以,他不只是赞成陈菊市长去,更希望将来“吕副总统”和更多的民进党人去看一看,多瞭解多沟通,对将来两党订定共同的两岸政策会有帮助。因此,江丙坤说,希望民进党有人继续去大陆访问、去瞭解对方,与对方多沟通,把民进党的想法讲出来,让大陆也多听听民进党的想法。
中评社高层访问团成员包括中评社常务副董事长、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新闻总监俞雨霖、执行新闻总监林淑玲、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副总编辑罗祥喜、国际部主任潘星薇。
江丙坤小档案:
1932年12月16日生于台湾南投县,祖籍福建;日本东京大学农经博士;曾任“中华民国”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领事馆商务专员、驻南非大使馆经济参事,“经济部”国贸局副局长、局长,“经济部”常务次长、政务次长、“经济部长”,“行政院经建会主委”,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董事长兼执行长,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立法院副院长”等;现为国民党首席副主席,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