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王永庆首次密访大陆。起初,尽管大陆之行并不顺利,但坚韧不拔的王永庆并没有因此放弃大陆市场,相反他调整了步伐,步步为营,越走越快。时至今日,台塑集团在大陆的总投资额度已经超过百亿美元,其投资的行业不仅在石化行业,还包括医疗等公益性行业。 被誉为“台湾工业之父”、“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在凉意渐渐袭来的秋天告别了人世,他的离开震动了台湾,也波及了整个大陆工商界。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豪,王永庆用一生的辛劳创造了一段永恒的创业神话,而这段神话的后半部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投资大陆。
第一个“登陆”大陆的台商
“海沧计划”——很多大陆人认识王永庆是从这个词开始的。1989年,中国正陷于外商纷纷意图撤资的困境之中,就在此时,王永庆踏上了他首次密访大陆的旅程。
这一年,台塑集团创办35年,在台湾已经颇具规模。
1989年11月30日,王永庆开始了他在大陆的实地考察。经过研究,他决定在福建厦门建立一个大型的、独自管理的、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石化工业特区,大陆当时将其命名为“901工程”,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海沧计划”。按此计划,王永庆要在厦门海沧与漳州划出的15000公顷土地上,兴建包括年产乙烯90万吨、PVC100万吨与炼油1400万吨在内的36座工厂,总投资达70亿美元。
1992年11月6日,海沧计划谈判成功,但由于当时岛内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十分严格,签约的最后一刻,由于种种原因,海沧计划告破。
但坚韧不拔的王永庆并没有因此放弃大陆市场,相反他调整了步伐,步步为营,越走越快。时至今日,台塑集团在大陆的总投资额度已经超过百亿美元,其投资的行业不仅在石化行业,还包括医疗等公益性行业。王永庆,这个第一个意图大规模投资大陆的台商一度成为了在大陆投资最多的台商之一。
唯一进入大陆能源领域的台企
“海沧计划”失败后,王永庆难以在短期内再向大陆提出大型投资计划,他调整战略,运用台塑集团旗下企业采取“小型分散投资”模式,开始了在大陆的投资布局。多年来台塑集团已在大陆建立了30多家企业,投资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而这其中,漳州华阳电厂投资建设显然是必须提及的。
漳州华阳发电厂是王永庆在大陆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台湾企业唯一进入的大陆能源电力工业的重大投资项目。2000年王永庆意图投资该项目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岛内一片哗然,甚至引发台当局相关单位的密切关注。为了实现投资计划,王永庆以个人名义通过美国华阳公司间接投资,使得这一项目最终并得以推动与实现。
漳州华阳电厂总投资30亿美元,现已有6台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03年大陆发生电力供应紧缺情况后,让漳州华阳电厂意外获得巨大收获,目前每月盈利达上亿元人民币,年获利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漳州华阳电厂带来的高盈利显然坚定了王永庆看好大陆电力工业发展潜力的信心。台塑计划增加投资15亿美元,再构建4部火力发电机组,可增加发电量达240万千瓦,一旦顺利建成,漳州华阳电厂未来总发电量将高达600万千瓦。与此同时,由漳州华阳电厂出面投资的华阳孟津电厂项目也于今年3月正式受到国家批准,该电厂选址于孟津县白鹤镇,是一座节能、环保型坑口加路口电厂,设计规划为6×600万千瓦,一期安装2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概算投资接近52亿元人民币,计划2年内建成投产,年发电量60亿度以上。此外,王永庆还在投资集中地区兴建汽电共生发电厂,其中在宁波就设立了发电容量为425万吨的汽电共生厂。
难圆的石化王国梦
虽然“海沧计划”没有成功,但王永庆要在大陆建立一个石化王国的梦想却并没有随之熄灭。经过多年考察,他将目光投向了浙江宁波。
这项被称为“大乙烯计划”的投资方案计划投资总额达130亿美元,规划面积2000多公顷,主要兴建轻油裂解、石化中间原料、发电厂与港口码头等相关配套企业。一期工程已于2000年正式启动。其中初期由台化公司负责兴建纯对苯甲酸(PTA)厂、聚苯乙烯(PS)厂、ABS树脂厂,台塑公司负责兴建聚氯乙烯(PVC)厂、丙烯酸(AE)厂等。
2004年6月,王永庆提出二期“大乙烯计划”,包括1000万吨炼油厂、120万吨乙烯裂解厂等项目,总投资额高达百亿美元。
但与一期建设顺利相比,台塑宁波大乙烯受到了环保审批和台湾当局的政策等多方面限制。去年12月底熏由于受热电厂在内的一些环保及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宁波大乙烯计划的前期工作被拖延,台塑计划至此搁浅。
王永庆去世后,台塑集团表示,由于公司已经交由7人成立的“行政中心”运营,王永庆辞世不会给公司的运营带来影响。对于目前公司在大陆投资的项目,尤其是宁波的石化项目,都不会受到影响。
但随着金融危机对石化行业的不断冲击,台塑集团此前已经表示计划将2008年资本支出较2007年的200亿元年削减30%至新台币140亿元,而2009年资本支出将下降70%以上,至新台币40亿元。显然,新的“行政中心”相对于积极扩张更倾心于稳扎稳打,王永庆在大陆建立“台塑石油王国”的梦想恐将继续拖延下去。
铺建高效的物流网
王永庆在华投资的每一步虽然看似分散,但都有其深远的意义。为了能够让台塑更好的在大陆发展,王永庆积极构建了一张台塑在大陆的物流网。其中,北仑港码头专用港最为引人注目。
在宁波投资兴建北仑港码头专用港,不仅是台塑石化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考虑。宁波北仑港深水优势明显,可停泊25万吨级的船舶,是目前大陆水深条件最好、装卸设备最先进的货柜码头之一,也是大陆原油、成品油主要中转港口。这也正是王永庆选择宁波兴建石化工业的重要考虑之一。
在王永庆的规划中,未来一旦两岸实现直航,台塑集团就可通过台湾的台塑专用麦寮港与宁波的北仑港,以更低的成本运输两岸石化原料与产品,从而形成一个跨海峡两岸的完整石化工业供应体系。加上已经纳入台湾未来发展规划中的台湾桃园观塘国际港,“北观塘,南麦寮、西宁波”港口布局,将大陆、台湾与美国连接在一起,实现大陆、台湾与美国三大石化中心基地的有效整合,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台塑集团的竞争力,巩固台塑集团在世界石化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除了宁波北仑港专用码头外,台塑在大陆的物流布局也颇为积极。2003年8月,台塑公司在香港成立香港台塑物流公司,并在广东顺德设立办事处,开始为进入大陆物流业做准备。之后,台塑集团除将顺德作为华南物流基地外,同时计划在上海、宁波、大连与天津等地设立物流公司,作为华东与华北的物流中心,从而建立起在大陆的流通系统。目前,已确定以宁波作为华东的货物中心,以青岛作为华北的物流中心,推动“以柜代仓”模式发展物流业,其每个季度的货柜处理量均为2000个标准箱。为提高物流效率,台塑集团投资两亿元人民币,在大陆兴建大型拖车运输队,一期计划建立200辆的车队。预计三大物流据点建成后,一年可处理100万吨以上的塑胶原料。
“经营之神”的公益之心
王永庆在大陆的投资虽然涉及许多方面,但无论是已经成形的发电、石化,还是尚未铺开的钢铁、重工,都是围绕基础产业的长期投资。所以,当台塑进军大陆医疗市场的时候,有人说这其中公益的色彩更为浓重。
王永庆在大陆的医疗事业布局主要依托于其在台湾创办的长庚医院上,最初的计划是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等地投资30亿美元,兴建长庚医院或医疗中心。
2001年,王永庆宣布计划斥资4.36亿美元计划在北京、福州和厦门同时建起长庚医院,但方案并没有得以实行。2005年2月,台塑集团修改投资方案,不再坚持以内资基金会全资投建医院,而选择与厦门市属的海沧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后者持股30%;不再坚持设立非营利医院,改为“营利医院”,最终顺利获得开设厦门长庚医院的资格。经过8年的波折,今年5月这家目前大陆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正式开业。王永庆亲赴厦门剪彩。尽管强调为平民医院,但厦门长庚园区背后所隐藏的医疗养老等庞大商机,王永庆对其的期许是“建成国际一流的医疗基地”。
不过,尽管第一步棋终于落下,但后面的布局仍不明朗。相关人士表示,备受关注的河南洛阳和郑州的项目已经递交了申请,但尚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然,王永庆还做了许多真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从2004年起开始有计划地捐赠大陆教育事业,项目金额达30亿元,将资助贫困地区兴建一万所“明德”小学并设奖学金。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台塑集团捐助1亿元人民币,而王永庆以个人名义捐助1亿元人民币,成为当时个人捐助最大的一笔善款。
虽然王永庆已经离开了,但这些善举无疑将会使这位精明的石化商人,慈祥的台湾老人已经被铭记在大陆民众的心中,和他在大陆所投资的其他项目一样,生根、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