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是大陆改革开放的元年。从这一年的冬天开始,大陆开启了一个超过1/4个世纪之久的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火热时代”。在这30年中,伴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向前,大陆台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隐身到开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陆台资企业在自身得到壮大的同时,也为两岸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台商投资大陆经历了三次热潮
台商对大陆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日益增多,至21世纪初期形成相当规模,先后出现了三次热潮:
1、第一波投资热潮(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期,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为规避台湾当局的政策管制,多以迂回方式进行“投石问路”,投资数量和规模有限。至80年代中期,以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为突破口,台商投资大陆开始由暗转明,数量逐步增加。许多台商把大陆沿海地区作为加工出口基地,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转口、海外销售”的模式,大量转移岛内的夕阳工业,即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产业。至80年代末,大陆台资企业约有10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
2、第二波投资热潮(20世纪90年代):以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为契机,台商在“求发展、逐利润”的强烈驱动下,纷纷采取各种不同方式,扩大对大陆的投资。这段时期,台资企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出现新的变化:产业形态不再限于加工出口业,由劳力密集型扩展到以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并且通过在上海等地设立投资据点,不断占领大陆市场。至90年代末,大陆台资企业约有43500多家,协议投资金额达440亿美元,实际到资240亿美元。
3、第三波投资热潮(21世纪初期):世纪之交,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活动形成新的高潮,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集聚规模不断扩大。台商从以往单打独斗转为集体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邀请卫星工厂共同参与,联合上、中、下游相关配套产业一起投资,投资动机也改采积极的产销策略,从最初的“跑、带”战略,转变为“生根”战略,签约期限一般都在40年以上。至2007年底,大陆台资企业累计达7.5万家,台商数量超过150万人,协议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实际到资达458亿美元。大陆已高居台湾对外投资地区的首位,吸纳台资金额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2/3。
台商投资大陆主要特点
1、投资领域趋向多元,产业层次逐渐提高
伴随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扩大,其涉足领域日益广泛,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台商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但近年来在服务业及其他产业投资比例有所提高,而农林及渔牧业比例则有所下降。截至2006年底,制造业领域的台商投资核准项目金额约占总金额比重的89.80%,涉及电子及电器产品、基本金属制品、化学品、塑胶制品、食品及饮料、纺织、矿产品、运输工具、机械以及精密仪器等行业,对大陆信息技术产品、生物科技等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也在加速增长;服务业领域投资约占总投资的9.79%,主要集中于娱乐服务、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房地产、医疗以及教育等行业;而农业投资比重则仅为0.41%,主要分布于养殖业及园艺业等行业。
台商对大陆投资企业呈现规模化、集团化趋势。台商投资从早期以“三来一补”以及合资、合作等形式为主,逐步转向以独资经营形态为主;大型投资项目不断涌现,投资金额从原来多为百万美元以下,发展到数百万、数千万、数亿乃至十多亿美元;投资主体由以中小企业、民间资本为主,逐渐发展到以集团企业、公营资本为主体的大规模、组合性投资。到2006年为止,台湾1100多家上市、上柜公司中已有七成在大陆投资,在大陆投资收益汇回台湾的金额达到449亿新台币,占其全部收益的62.7%。
另外,参股国企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新亮点,2005年,台湾大企业并购大陆国有企业的信息已开始浮现。
2、投资地域分布集中,有向内陆扩散趋势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起初集中于福建省及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继而,投资热点地区开始向以上海、苏州、昆山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转移,并逐步向其周边扩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的相继实施与深化,大陆中西部地区以其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有保障的能源电力供应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对台商形成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西部、东北、华北与环渤海等内陆地区将成为今后台商投资的新方向。
从分布比例来看,截至2007年底,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32.22%)和广东(25.65%)依然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最主要聚集地,合计约占总投资额比重的57.87%;福建(7.39%)和浙江(6.95%)次之,合计比重达14.34%。而内陆地区的北京(1.78%)、天津(1.90%)、山东(1.88%)、重庆(0.92%)、湖北(1.02%)等省市的投资比重合计已近8%,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3、投资经济效益明显,台商普遍增资扩产
台商在大陆发展普遍已从最初的“摸索期”进入“融合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纷纷着手增资扩产。据台湾“经济部”一项针对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实况调查,2003年赴大陆投资出现盈余的台商,首度超过40%,如果再加上获利持平者,则有高达六成以上的台商在大陆投资处于获利及持平状况,显示台商赴大陆投资已渐入佳境。相当一部分原先在岛内名不见经传的台资企业,正是依靠在大陆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
从已投产的台资企业看,越来越多的台商展现出强劲的增资扩产势头,显示其扎根大陆的信心。在已开业的4万家台商企业中,有6000多家增资扩建,约占六分之一,平均每家增资100万美元以上,累计增资超过60亿美元。一批台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新办企业以及带进配套项目等方式进行增资,逐步朝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台湾企业将高档产品的生产、设计和研发“根留台湾”,利用大陆研究技术和科技人才力量,加快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保持产品在生命周期上的领先优势,达到产业升级目的。从与大陆不断加深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台湾获得了巨大利益,其加工产业利用在大陆的高效率生产据点,作为将成品出口到全球市场的跳板,发展空间得到极大延伸扩展。同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台湾经济转型步伐,并有助于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
未来大陆台商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相继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静态比较优势,以及不断增强的资金和技术等动态比较优势。然而,随着新旧要素禀赋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中的投入与消耗,台湾的静态比较优势已相对减弱,后来积聚的动态比较优势也失去昔日推动经济进步的强劲动力。伴随投资环境的渐趋恶化,长期以来支撑经济成长的加工装配业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岛内企业不得不将趋于成熟的产业不断向周边地区转移,从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到以石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以电子信息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纷纷将生产基地移往祖国大陆,与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保持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继续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企业生产的“第二春”。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经过过去20多年的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双赢格局,但从现有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台商对大陆投资方面,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大陆一直大力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取得明显的进展,但是其建设速度仍然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吸收台资的步伐。21世纪以来高潮迭起的台商投资热进一步使投资硬环境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突出表现为能源供给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台商的正常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大陆土地、劳工和环保成本上升,部分台商投资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紧缺等问题相继出现,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出口退税率下降,大陆货币政策从紧,美国金融市场次贷危机蔓延到全球各实体经济领域,美元贬值导致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使许多台资企业即将遭遇甚至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困难。
目前,两岸经济整体合作模式已从原来的“台湾接单、大陆生产”转变为“台湾研发,大陆制造”的新模式,并正向着“大陆研发,大陆制造”的更新模式发展,这意味着台商必须面对竞争更为激烈的严峻挑战。只有成功实现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台企才能加强自身竞争力,在群雄四起的大陆市场上长久立足,并持续壮大。(张玉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