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两岸交流迎来了意义深远的历史转折点: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水到渠成,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实现直接“三通”。
两岸“三通”,福建先行。人们不会忘记,在实现“大三通”之前,福建为两岸交流交往、先行先试作出的长期努力,积聚了宝贵经验。这些交流,是在两岸对峙的状态下悄悄开始的;这些接触,是在漫如长夜的隔绝中艰难进行的。
别离之情 长久之痛
两岸对峙、隔绝,应追溯到1949年。此后的几十年间,两岸人民有亲不能探,有家归不得。长久的隔绝,是中华民族长久的痛。
无尽的海岸、延绵的海滩,都是福建人特别是闽南人再熟悉不过的地方,随着潮汐承载着无尽的离散悲痛。
在众多的闽南村落中,东山岛上铜钵村的际遇最为惨痛。距台湾高雄仅110海里的东山岛,当年曾被溃逃的国民党部队大举抓丁。全县共有4749名男丁被抓。在这次抓丁后,铜钵村成了“寡妇村”。铜钵村展览馆馆长黄镇国说,当时全村被抓丁147人,他们留下了91个妻子。这91个女人几十年一直在家守候,等待她们的老公从台湾回来。
漫漫的守候没有尽头,还好有只“海峡鸿雁”牵起了他们的思念之情。当年的黄镇国还是个30出头的年轻人,他帮全村妇女写过无数封的家书。在两岸还没有对话的年代里,一封家书要通过海外华侨换两个信封才能寄到台湾,从台湾寄回的家书同样要在海外辗转才能到达东山。“家书抵万金”啊!
化解冰封 探亲潮涌
烽火岁月离散了亲情。处在战事最前线的金门与厦门见证了许多伤感的往事。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华基说:“我印象很深的是1954年9月3日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的炮战,然后是1958年的‘8·23’炮战。这些大的军事行动,在我的心灵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不仅枪对枪,炮对炮,两地广播也喊出了较劲的火药味。
长期对峙之后,1979年,两岸关系终于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年元月,福建大嶝岛上的对台广播用直径长达2.95米的广播喇叭,宣布了一项石破天惊的消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与此同时,在邓小平大力倡导和平统一的指导原则下,福建前线部队首先停止炮击,化解两岸30年的冰封。
遗憾的是,这个极具善意的大智慧方针,台湾方面却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来回应。但是,这“三不”不能割断两地百姓对亲人的思念。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探亲的大门一开,返乡潮涌动祖国大陆。两岸相距最近的福建,每天都有着感人的画面。骨肉分离后重逢的情景,是人性的真诚流露。当时,这是两岸报纸的头条新闻,是每家媒体都争相报道的大事。
用“黎明前的曙光”来形容当时两岸关系的生机乍现不足为过。厦金不再有隆隆的炮声,取而代之的是两岸多元化的合作交流,以及对和平的真切渴望。
一脉相承 “缘”“源”不绝
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联系着闽台之间的“缘”与“源”。在2300万台湾人中,与福建有血缘关系的约占80%。
在阡陌纵横的台湾岛兰阳平原上,从大陆涉海赴台开垦土地第一人正是福建漳浦人吴沙。当年,他率闽南先民进入宜兰开垦,后代因此根留台湾。当时,投靠他的移民达千余多人,其中福建漳州人即占9/10。
在泉州的闽台缘博物馆内,收藏着2000多册珍贵祖谱。一本本泛黄的有些破旧的祖谱,记录着先祖们渡海赴台开拓的史迹。成千上万的寻根线索便存于其中,不少民众慷慨捐出家中唯一的祖谱,为的就是期盼有生之年能把根源续上。
福建六桂堂南安分会负责人洪光华从60岁卸下教鞭以来,就义务协助乡亲寻找祖籍。转眼20年过去,虽然已届80岁高龄,洪光华仍初衷不改。
一册册祖谱、一个个热心人,把一脉相承的闽台之间的“缘”与“源”从隔绝的状态下连结了起来。两岸冰封化解后,不仅民间交往频繁,台湾的一些政要、名人也接连赴闽省亲、祭祖。进入21世纪,从台湾回闽探亲、寻根、谒祖的返乡人潮络绎不绝。
2000年11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第一次回到龙岩永定下洋思贤村吴氏宗祠祭祖,圆了先父生前宿愿。
2006年4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第一次踏上祖籍地漳州马崎村。面对皇天后土、先祖乡亲,连战心情激动,当场题写“明心见性,垂教后嗣”8个字以示后人。
闽台根同宗,血同源。两岸“三通”的历史进程终归是阻挡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