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饱含了一个民族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千百年下来,春节传承不息,保留着华夏民族最为纯朴的思想。如今,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开始为春节忙碌起来:筅尘、做年粿、购置年货等,春节氛围日渐浓厚。闽台两地的春节民俗,也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但因时地差异,在“大同”之下也有“小异”。 原长泰县台联会长王海侨介绍说:“春节是农历旧年与新年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颇具喜庆气氛。春节过冬,一般由除夕到正月初五基本结束,俗语说,初五过,安心做功课(工作),有的地方沿至元宵节,有的地方沿至正月二十。”而在宝岛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一个月。
从农历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开始,特别是十二月二十四送尪后,闽台两地百姓便开始准备除夕。除了“筅尘”洒扫庭院之外,都在忙于置办各种年货,还宰三牲、舂米粿、蒸年糕等。做年糕,扫除完后,就要准备做年,而且必须在农历二十八前做好,作为除夕辞岁的祭品。台湾人对年糕的称呼是“年粿”,年粿如果蒸得不好,就是“不发”,表示新的一年将有不祥的家运预兆。年粿有“甜粿”、“发粿”、“咸粿”、“菜包”等。台湾有一首年粿歌,生动地概括了年粿的含义:“甜粿过年,发粿发钱,菜包包金,萝卜粿(菜头粿)吃点心。”甜粿是过年最主要的年粿,有心人更在年糕上放几粒红枣,因为“吃红枣,年年好”。丧家是不能隆重过年的,不能做甜粿,由亲戚送,受赠者大都以橘子当作回礼。
除夕,也叫年夜、廿九暝,节俗主要有贴春联、祀神明、祭祖先、吃团圆饭、分压岁钱、辞年守岁等。除夕之夜,吃年夜饭俗称“围炉”,是一系列节俗中最为隆重的一个,它起源于古人围着炉子吃饭。王海侨先生仔细讲解了围炉的各种民俗:“围炉时,首先是座位安排,尊位是辈分大的长者坐,如果有未能回家吃团圆饭的家人,也要为其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其次是菜肴,不但丰盛,而且富于吉利之意。如吃‘韭菜’,寓意年寿长久;席上有鱼(余),寓意年年有余;有‘萝卜’(闽南话谐音‘彩头’),寓意好兆头;等等。”
吃过年夜饭,是小孩子最期待的时刻,年长者要给年少者“压岁钱”,然后全家围坐在炉边,说说笑笑,通宵不眠,谓之为“守岁”。据说如此可以祈求双亲长寿,所以又叫“长寿夜”。“不睡”的闽南语是“不睏”,而“睏”与“困”谐音,所以“守岁”也是静待一个“不困穷”的新春来临。等午夜12时一到,大家纷纷放鞭炮,以迎接新的一年。
在闽台两地,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一系列民俗,小异之下更体现大同。王海侨先生介绍说:“正月初一子时(零点),新年开始。旧俗此时家家户户要开启门户,或焚香点烛,或燃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吉利和顺,俗称开正。” 旧时正月初一,全家老幼要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早餐为素食,干饭佐以“长年菜”(除夕夜以整株菠菜、韭菜、芥菜、厚末菜等做成),吃的干饭为除夕特意多煮的,称为“隔年饭”,寓意年年有余。全家人要吃点红糖线面汤,寓意生活甜蜜、人生长寿。早餐后出门走访邻居亲友,见面笑逐颜开,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亲友上门拜年时,主人用红枣、蜜饯、桂圆干或冰糖、冬瓜糖等煮成甜茶招待,并以蜜饯、糖果、红枣、瓜子、红柑敬客。
在初一这天,有诸多禁忌。忌扫地,倒垃圾。传说新正家中的东西包括垃圾都是财宝,只能进不能出,把垃圾扫走,就是扫掉财气。实在太脏,清扫的垃圾也只能堆放在门后,待初三或初五时再倒掉。忌操刀,不杀生。凡初一吃的鸡鸭鱼肉,甚至蔬菜,都应在除夕夜前准备好。忌说晦气话、骂人。初一不要讲晦气话,不祥的话,以图新年好运,更不能骂人,以图和气生财。小孩说错话,家长也不能骂,不声不响地用草纸擦孩子的嘴巴。忌打破器皿、碗碟,砸饭碗断财路。因此,大人特别交代小孩用餐时要拿好碗,有的干脆用木碗与搪瓷碗。忌吃稀饭。初一早晨要吃面线、干饭、年糕等,如果吃稀饭,日后出门会遇到下雨。此外,还有不汲井水,不洗衣服。不穿白色或青色衣服、不讨债等禁忌。现在,大部分禁忌已废除。
说起正月初二,王海侨便谈到了“做牙”,在这一天人们仍要早起。做新年的第一次牙祭(“头牙”),并以菜、饭、牲醴祭祖。在中国传统民俗里,初二俗称“女婿日”,闽台两地也不例外。这天,女婿要携同妻室子女,带熟猪脚或年糕等礼品到岳父家,向岳父母拜年,岳父母专门设宴宴请女婿,宴后夫妻应在当晚炊烟升起前回家,不得留宿岳父家。
“正月初三,被视为‘赤狗日’也就是凶日,不吉。”王海侨说道,经过除夕守岁和初一、初二两天早起之后,初三可以“睡够饱”(睡足)。旧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三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愁”。因此,初三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避免不吉利。而正月初四,王海侨说,俗传神明于初四日清晨自天上回归人间,各家庭要沐浴焚香,摆三牲果品,焚烧印有马、轿及马夫、轿夫的“纸马”纸,接神回本宅,称之“接尪”。
正月初五古称“假开”,意为假期之后,俗称“破五”。年假已过,各行各业开始劳作和营业。王海侨介绍说,这一天,家家户户撤掉摆在祀桌上祭神祭祖的祭品,开始打扫卫生,过年积下的垃圾都要清扫出门。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生日。店铺多在此日开市。店铺开门做生意时要燃放鞭炮,在店铺张贴红纸,书写“大吉利市”、“开市大吉”。假开后,过年的活动基本结束。 在台湾一些乡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有趣的习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一些寺庙里就演戏,那些在年前无法还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催逼,就跑到庙里去看戏避债。因为若债主追到庙里来逼债,就会引起公愤,会群起而攻之。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 初一早晨,欠债的人看完戏后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回家团聚了。这种习俗叫“避债戏”,是社会的产物,却很有人情味。 初五“假开”之后,虽各行各业已开始劳作和营业,但初九、十五还是年节中的盛大节日。谈起初九,王海侨先生说,这一天俗称“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家家户户备祭品,祭天公。祭品中的公鸡特别的讲究,鸡毛必须非白色,宰杀时鸡尾羽要保留三根,不能开膛,要在鸡肚开个小洞,将内脏取出来,洗净后放回肚中,双爪也从小洞塞入肚中,双翅反剪夹紧,鸡心脏夹在鸡啄,鸡头用红线系住使其昂起,颈后置烫热凝固的鸡血。全鸡烫煮加工后,置于盘中成为祭品。祭拜时在家设香案,祭有牲醴(鸡、猪肉等)、甜粿、发粿、红龟粿和水果、蜜饯等,还要将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俗称“长钱”)用红丝线系在门环上,待祭拜完再焚烧。旧时,有的还要请戏班演戏敬天公。春季游乐活动,自古有之。游乐活动主要有舞狮、舞龙、踩高跷、攻炮城、猜谜、演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在民间被称为“小年兜”,十分热闹隆重,是正月初一后再次掀起的一个节日高潮。在这一天,主要活动有吃元宵、灯会、祭祖添灯等活动。元宵节应食食品主要是元宵丸(圆),吃汤圆是元宵节重要的习俗之一,圆圆软软的汤圆,吃元宵圆意在合家团圆。灯会,自唐初即传入闽南地区,随后传入台湾地区。元宵节的夜晚,处处可见儿童手提灯笼外出嬉戏,各地的庙宇也会张灯结彩,高搭彩棚,展示各式飞禽走兽、花鸟人物及古今人物的花灯,举办花灯竞赛。除此之外,祭祖添灯也是一大重要活动,旧俗元宵节各家要焚香祀神、祭祖先。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笼上写“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闽南方言以“灯”为“丁”,添设一灯谓之“添丁”,凡是族内得子之家(俗称“新公”),都要在宗祠挂灯志喜。俗以元宵为注生娘娘诞辰,新婚夫妇上街观花灯或到宗祠祭祖时,要摸灯(寓“丁”)脚、钻灯脚、祈求添丁。在闽台两地一些地方,有的还自制面龟糕粿祭祖祀神(俗称摆大龟),有的出资请戏班演出(俗称丁戏)等等。 现在,在闽台两地,庆元宵活动有传统的舞龙、舞狮外,还有花灯展览、烟火晚会、游园活动等。(福建长泰县台联 李福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