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台胞之家  >   参政议政

代表故事丨黄蕾:十余年履职路 为民步履不停歇

2025年09月25日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7期
  黄蕾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0多年来,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纵横四方,我有幸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但感触最深的,是老百姓对国家大政方针越来越理解支持,对生活的满意度和期待值也越来越高。”连续当选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蕾在接受采访时忍不住感慨。
  作为“老代表”,谈及自己多年的履职心得,黄蕾表示:“‘带头宣传贯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是代表法规定的庄严义务,也是我作为代表的必修功课。”她认为,把政策精神讲给百姓听,简单;让百姓懂,却不简单。
  ▲黄蕾代表(右)在企业车间调研。
  回乡宣传党中央政策精神时,每逢有人提问,黄蕾都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曾有人问,为什么不给百姓提高医保社保,而要给企业降税减负?”“他们开始很不理解,我就解释给他们听:中小企业发展好了,就会新增很多就业岗位,带动大家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能上去。他们一听就明白了,政策执行的时候,也能顺畅很多。”黄蕾说。
  一问一答间,文件条文变成生动温情的话语,拉近了庙堂与田地的距离。
  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不仅要把政策措施宣传好,也要将群众心声期盼传递好。
  黄蕾的家乡福建南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朱子文化、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宋慈法律文化等特色文化。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萦绕在黄蕾心头的大事。
  在履职中,她将目光聚焦到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在走访调研时,黄蕾发现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省市县级保护名录,但实际操作中,相关的等级和标准达不到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
  “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木制材质居多,虽然采取了一些消防安全保护措施,但在立法层面缺少依据和支撑。”她提出建议,国家文物局应推进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工作,加快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各地同步出台相关条例,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法规依据。
  黄蕾还看到,涉台文物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面临着部分文物失管、文物保护知识欠缺、文物挖掘利用不足的问题。“保护利用好涉台文物,就是保护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对增进台湾同胞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情感认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蕾说。
  今年3月的全国人代会上,黄蕾提出应采取分级方式科学保护涉台文物,制定涉台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加强涉台文物保护的公益性广告宣传工作,提升全社会保护涉台文物的意识;充分挖掘涉台文物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把蕴含在其中的两岸故事讲细、讲活、讲生动。如今,茶文化和朱子文化已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纽带,青年台胞在其中发挥了多维推进的作用。为此,她建议在武夷山设立海峡两岸青年台胞交流基地,进一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与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相比,如今再到大会堂开会讨论发言,我的思维角度更加多元,视野也更加开阔了。只有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才能讲好故事、提好点子。”提出好建议的背后,离不开黄蕾对自己履职尽责的高标准高要求。
  “‘老代表’仍要坚持初心使命,永远把‘人大代表为人民’当作新命题,不断展现新作为。”黄蕾说。
[编辑:郑维]

台联动态

地方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