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台胞之家  >   专题区  >   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我的台湾情缘

2018年07月19日 来源:福建台胞之家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前会长汪道涵说得好:“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日月如梭,我家与台湾亲戚的来往,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进程。

  1987年,我临参加中考,为了确保考进理想的学校,父亲向县台办申办台籍证明。那时,我才知道父亲原籍是台湾省。从那时起,父亲常向我们提起台湾的亲人。父亲出生于台湾彰化蔡氏人家,奶奶共养育了八男三女十一个子女,在众兄弟姐妹中父亲排行第五。父亲是在7岁时被抱养来大陆蒋家,刚到大陆时,他常常揣着从台湾带来的全家相片流连在海边,盼望台湾的亲人能出现在眼前,带他回台湾探望日思夜想的母亲。没想到,这一盼,却等了漫长的几十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关系有所缓解,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那时,台湾民众只能通过旅游才能来大陆。父亲思念台湾亲人心切,四处托人将相关讯息带到台湾,并幸运地与台湾的大伯父取得联系。不久,大伯和四伯第一次到大陆旅行探亲。相隔45年后,三兄弟终于在广州白云宾馆相见,见面时三兄弟抱头痛哭,那种画面难以用文字形容。经多方努力,父亲终于踏上故乡的土地。那时,父亲赴台行程艰辛和周折,要经香港然后办理相关手续再飞台湾。1989年,父亲第一次赴台探亲,与台湾众亲人团聚并参加了彰化市南门头蔡氏曾祖母墓志重修仪式。1990年,父亲再次赴台探亲,两次在台均得到了众多亲人的眷顾。回来后,父亲把台湾爷爷家庭情况编了族谱,并把台湾带来众亲戚的相片排放在房间的显要位置,让我们时常看。

笔者台湾亲戚来访

  之后几年,父亲卧病在床,更是思念台湾的亲人,时常给我们念叨起他去台湾的情景。父亲的思乡眷乡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怕我们这一代与台湾亲人的联系甚少,感情逐步疏远,父亲鼓励我们兄弟要经常主动与台湾亲人联系。

  2002年4月,或许是命运的安排,组织上调我到惠安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工作。通过系统学习中央的相关政策,我深感对台工作责任重大。我心里想,我家与台湾亲人有着直接的血缘、亲缘,有着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充分发挥我家的便利优势,认真做好台湾亲人的工作,就能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于是,我主动用电话、邮件跟台湾的亲戚发起联系,告知大陆这边的发展新貌、家里大小的近况。我们的努力得到台湾亲人的回应。过后不久,在台的四伯、四伯母、大伯夫妇等台湾亲戚陆续到大陆来看我们。当闲聊中得知我们的先祖是从晋江过台湾的,于是,我安排他们游览当地名胜外,还特地陪同他们到晋江蔡氏宗祠参观谒祖。

  这些年,父亲完成他的台湾亲人团聚的任务。我牢记父亲的叮咛,结合对台工作岗位,以自已的努力,实现与台湾亲人相互密切的往来,并由此拓展我工作的领域。不管今后我是不是在对台岗位上工作,我都会继续做好与台湾亲人往来工作,会传好“接力棒”,带动、教育和鼓励下一代,多往来、多交流,积极融入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潮流,多做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大事、好事。

 

组织台湾老师参观洛阳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通过两岸民众的共同不懈努力,两岸关系前景更加美好。正如,台湾亲戚回我的邮件中写到:“两岸的隔离,造成一些无法避免的无奈,我想未来应可以一一解决。”(文/图 蒋碧辉)

[编辑:卓高翔]

台联动态

地方讯息

联谊交流

乡音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