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台籍青年台湾行记
应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邀请,2018年1月12日,全国台联台籍青年(福建)参访团一行11人开始了为期7天的台湾行。这是一趟交心之旅、学习
之旅,更是一趟圆梦之旅、寻根之旅。
分离——那一抹沉重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2017年12月14日,祖籍福建永春的余光中先生辞世。《乡愁》问世45年来,他几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重游故园山水、再会故乡亲人,或许他
的思乡之苦已解了吧。如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虽然不再隔绝两岸人民的往来,却依旧分离着大陆与宝岛,“乡愁”依旧在……
福建台籍青年,祖籍台湾。我们的祖辈曾以为这头的台湾、那头的大陆都是自己可以自由行走的家国,谁知……
事情还要从1949年说起,那时年轻的祖父已在台湾组建了家庭,临时前往大陆,没想退逃台湾的国民党颁布《台湾戒严令》,将近40年的严酷时
光,相望于对岸,却咫尺天涯,原以为的暂别成了永别。尽管祖父后来在大陆又安了家,但是他有多期盼能够再回去,再回去对岸看看那另一半的牵
挂,可惜,等不到两岸开放的这一天,祖父便走了,带着他的遗憾……——(台籍青年 述)
在两岸开放30年之后,在台湾抗日亲属协会的邀请及台联的组织下,我们有幸赴台交流,代祖辈们回归故里,代他们看一看往昔的故人、如今的
台湾。
初见——那一低头的温柔
初到台湾,却似远游归家。闽南话、客家话,耳畔响起的是熟悉的乡音;蚵仔煎、米苔目……,吃的还是家里日日常吃的小吃;只是眼前干净整
洁的街道、飞驰而过的机车,提醒你这个家乡还是有些不一样。特别是,那些不一样的人:便利店的收营员,在你付账后,会鞠躬微笑着说“谢谢”
;擦肩而过的路人,在你让道后,会回头笑着说“谢谢”;巴士上的乘客,会因为你的侧身,不停说着“谢谢”……台湾民众谦逊、友善、彬彬有礼
、温文尔雅的修养,在一声声“谢谢”中不断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在他们的微笑与谦恭中,不断传承,绽放更美的温柔。
但这些年,我们总是很匆匆,匆匆地赶去赚钱、赶去创业、赶去开会、赶去买房、赶去看病……赶着、挤着、争着、闹着,匆匆着,我们得到了
很多,却匆匆得来不及说声“谢谢”,不愿停下脚步给帮助过我们、给过我们方便的人一个微笑致意。
在祖辈的故乡里,我们遇见古老中华文明最温柔的温良恭俭让,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至柔者至刚,在民族存亡、荣辱之际,他们爆发出了最坚忍的抗争。
抗争——苦难岁月中的守望相助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台湾的抗日历史,为此,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安排我们参观了雾峰林家、八卦山乙未保台和平纪念公园、基隆日
军登陆基地及古战场、国父纪念馆等,多角度了解了台湾抗日历史。
从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开始,台湾遭受日本殖民长达50年。50年来,台湾人民不畏强暴,为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
不断斗争,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伟大家庭,如雾峰林家,舍得万贯家财,为抗日死而后已;芦洲李家,李友邦先生与严秀峰女士烽火伉
俪、一门三烈。在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中,为抗击日寇而牺牲的台湾同胞达到65万余人,台湾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和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做出了不朽贡
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磕磕绊绊、不断摸索,走过弯路,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健康发展、能让人民辛福安康的
发展道路。台湾人民,经受了独裁和专制、经历了“白色恐怖”,却始终在为民主和自由不断抗争,为建设美丽富庶的台湾岛不断努力。和平、安定
、富足,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生活愿景,繁荣、富强、坚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每一位炎黄子孙共同的梦想。
园梦——共筑中华复兴梦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舒婷《致橡树》
台湾行,圆了我们这些台籍青年的宝岛梦。中华复兴梦需要台湾人民一起实现。
台籍青年的血脉根源在台湾,台湾的根在大陆。同根同源、两岸一家亲,在新的时代,炎黄子孙更应该心手相连,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新时代。不要让人性的狭隘与固执,成为阻隔血脉的鸿沟,不要至亲至爱至友的心,因为那一湾浅浅海峡的阻隔,成为无法抵达的两岸。
七子已回归六子,东海的这串珍珠,是民族团圆的最后期待。
2018农历新年将至,盛筵已布,等你入席。
妈妈说:你是我最善良、美丽的孩子,等你回来……( 文/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检察院陈恩盛 )